微生物学奠基人陈陶生老先生说过一句“名言”:“如果有谁能把白酒的微生物研究透了,他能拿诺贝尔奖!”至今,这句“名言”让人记忆犹新。诺贝尔奖白酒
每当有人将当今的白酒行业,与“夕阳产业”、“作坊式生产”、“科技含量低”相提并论时,都会愤懑于胸,难以释怀。
外界何以对白酒充满误解?说白了,很大程度上是受了我们自己宣传的误导。
历史和传统,是白酒“百试不爽”的营销“”。多年来,白酒企业的对外传播,大多集中于历史渊源、传统工艺、古老窖池乃至考古发现等等的渲染上。而白酒的科技创新、特别是白酒的生物发酵、生态酿造,又有多少张旗鼓地宣传过呢?
前不久,“剑南春”接受采访,得知他们正与绵阳市和成都市水务局共同规划,对“剑南春”的酿酒水源进行保护。在方圆数公里的保护区范围内,将所有可能带来污染的企业,甚至养猪、养鸡厂也不能存在。
由此,不禁联想到网上一则消息:为保护酿酒生态环境,茅台镇正酝酿搬迁事宜。此事,据说已证实并非炒作或讹传。
生态酿造,诊视和保护好酿酒生态环境,已成为白酒产业日趋强烈的发展意识。
四川大学生物系教授、白酒专家胡永松先生指出:
“白酒属于典型的固态发酵产业,其酿造是生物体、生物细胞及其代谢产物相互作用的结果。无论酒曲、窖泥还是酒糟,这三个生产场地的空间里都富集着大量微生物。这不是某种单一的微生物,而是一个的微生物群落,它们由不同微生物组成,相互作用又相互依存。所以,白酒是再典型不过的生物产业。”
不仅是生物产业,白酒还是一个由“传统”向“现代”成功蜕变的“新兴”生物产业。计算机的大量普及、先进检测分析仪器的使用、各种新知识、新技术、新工艺、新设备的层出不穷,正让白酒微生物、微生物群落乃至整个酿酒生态环境的研究,面临一系列重大突破。
从传统生物产业到现代“新兴”生物产业,再到先进的生态酿造产业,白酒的产业价值、产业模式和产业发展理念,无疑应当被人们重新认识和再评价。
所以,再次谈论白酒时,人们很有必要拿掉以往“带色”的眼镜。
因为,“夕阳产业”、“作坊式生产”、“科技含量低”等评价,实在距离当今白酒产业的真实现状,愈来愈遥远;而白酒与诺贝尔奖的距离,已不再是那么遥不可及。